云南全省“1+10+3”农业重点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6.58%

发布日期:2025-11-20 11:32:17 作者: 来源:云南网
【字体:

原标题:云南全省“1+10+3”农业重点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6.58%

近年来,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1+10+3”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坚定不移“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源倾斜、深化金融创新、推动服务下沉,为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和群众增收致富注入强劲金融动能。截至9月末,全省“1+10+3”农业重点产业贷款余额3430.89亿元,同比增长16.58%。

充分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有效激励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前三季度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84.28亿元,同比增长63.16%,为农业经营主体注入可持续、低成本的资金活水。同时,以“整村授信”为抓手,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截至9月末,全省累计评定信用户765万户、信用村8343个、信用乡(镇)917个,推动乡村治理与融资增信深度融合,为农户信用贷款快速增长夯实根基,全省农户信用贷款余额4397.98亿元,较年初增加440.22亿元。搭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实行涉农领域“政策、产品、项目、需求”四张清单动态管理,强化融资辅导和融资对接,帮助农业企业打通融资堵点。1-10月,累计推动1088家农业企业获贷198.09亿元,积极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扩大生产、提升效益。

紧扣高原特色农业全链条发展需要,以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推动金融资源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精准性与可持续性,产业联农带农能力不断增强。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云花、云果、云茶、云咖等“1+10+3”优势产业布局,创新“鲜花贷”“咖啡贷”“中药材贷”等30余种特色产业信贷产品,从“泛泛而贷”到“一业一品”,进一步满足不同产业全周期、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截至9月末,全省花卉产业贷款余额107.09亿元,同比增长26.16%;咖啡产业贷款余额43.9亿元,同比增长45.41%;中药材产业贷款余额246.91亿元,同比增长17.22%。构建“一链一策”生态体系,聚焦全省已梳理的肉牛、花卉等40条重点农业产业链,围绕补链、壮链、延链关键环节,提供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的全周期金融服务,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9月末相关贷款余额292.01亿元,惠及17.39万户链上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从“单点突破”到“生态繁荣”。

文旅融合方面,创新推出“昆旅贷”“民宿贷”、景区收费权质押等产品,支持古村落修缮、乡土文化活化与文旅地标打造,助力景迈山、三曼乡等一批“网红打卡地”破圈生长。截至9月末,全省旅游住宿类贷款余额87.55亿元,同比增长18.29%,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具金融厚度与情感温度。四是资源破局,构建“沉睡资产”价值转化路径。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积极探索畜禽活体、农业设施、生物多样性权益等新型抵质押模式,推动农村资源从“静态存量”转化为“动态资本”。

同时,以科技创新推动金融服务从“线下触达”到“云端赋能”,让普惠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可得。推动金融机构深化数字化转型,依托数据驱动提升经营主体信贷可获得性。如呈贡区农信社推出“鲜花贷”线上产品,以农信数据运用平台和花卉交易平台数据为基础,实现花卉产业链客户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智能审批。积极推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在高原特色农业的应用。如农行创新物联网监测终端“大棚宝”,提供从环境监测到智能调控的全周期智能化管理,助力种植养殖成活率提升15%。

下一步,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将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深化产品服务创新,提升科技赋能水平,推动金融资源更加精准、高效地配置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谱写乡村振兴云南新篇章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

记者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