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持续做强做大“1+10+3”农业重点产业——让世界共享“云南味道”

发布日期:2024-12-12 10:57:44 作者: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字体:

近年来,我省立足多样性资源独特优势,持续做强做大“1+10+3”农业重点产业,让更多“绿色云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世界共享“云南味道”。

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破2.5万亿元

我省聚焦“1+10+3”农业重点产业,抓实种业创新、设施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农文旅融合、数字农业6项重点工作,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2023年,我省“1+10+3”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5万亿元,茶叶、鲜切花、坚果、咖啡、中药材、烟草、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一。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夏粮实现“三增”,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特色经济作物增势良好,蔬菜产量同比增长4.6%,茶叶产量增长5.2%,水果产量增长8.6%,咖啡、鲜切花、烟草出口额稳居全国第一。

种业创新方面,我省通过国审、省审的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品种达3119个,通过国家登记的马铃薯、大麦、油菜等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达1219个,烟草、中药材、花卉育种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国家支持云南建设的22个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持续推进,第一批16个省级种业基地建设项目及优良品种推广后补助政策已实施,第二批20个省级种业基地建设项目现已启动。

设施农业发展方面,截至目前,全省鲜切花基本实现设施化生产,蔬菜设施化率达23%,设施小浆果产量占比达42%,畜禽养殖设施规模化率达42%;发布云南省中药材GAP基地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共打造21个GAP示范基地,成为中药材领域全国政策创新案例。

农产品加工方面,截至目前,全省共实施花卉、蔬菜、肉牛、咖啡、天然橡胶、三七、奶业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5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争取24.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295户,完成总产值3186.8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7.6%。

冷链物流方面,我省利用中央资金6.4亿元,支持91个县(市、区)建设产地冷链设施。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冷库7300余座,库容近740万立方米,基本建成围绕蔬菜、水果、花卉等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的区域性、综合性冷链物流设施集群。

农文旅融合方面,全省累计申报并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3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7个,推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57条。

数字农业方面,围绕“1+10+3”农业重点产业,每年创建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全省高端鲜切花和小浆果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积极推进云南农业AI试验示范区(花卉)建设,调动科研院所和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持续谋划推进项目实施。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赖轶咏表示,我省将聚焦“1+10+3”农业重点产业,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经营主体量质“双提升”

近年来,我省围绕“强招商优服务”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对外招引、对内深耕,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13户,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310户,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73户。

据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陶柏顺介绍,自开展农业经营主体倍增工作以来,我省先后制定印发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目前,全省共有农业企业17.3万户,较2020年底增加6.95万户。

同时,我省深入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产投资奖补和贷款贴息等政策,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强化金融助力,建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各银行机构强化农业生物性资产、设施等抵押担保探索突破,开发系列金融产品,推动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地区;每年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融资需求调查,及时协调推送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服务对接。目前,全省涉农信贷余额1.34万亿元、同比增长9.07%,其中农户信贷5320.94万元、同比增长12.18%;“一部手机云企贷”已累计为全省4.84万农企农户投放贷款326.58亿元,贷款余额121.13亿元。

此外,我省全力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重点农业企业合作,不断深化招商引资服务,加快企业落地投产,全省农业投资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重点企业培育壮大、助企优惠政策落实、农业经营主体招引等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和强起来。”陶柏顺说。

记者 马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