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人民银行公布了1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9个百分点;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9万亿元。
“11月份金融数据表明,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随着前期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预期相对积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1月份数据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当前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接下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仍将继续围绕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抓好落实,推动基建、制造业、外贸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活力,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当月社融增量有所波动 全年社融保持增长态势
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亿元。1至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
从11月当月数据来看,社融增量同比降幅较为明显。“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11月份的经济活动包括金融活动仍然受到一定抑制,需求端所受到的影响是导致社会融资规模相较于上年同期出现下行的重要原因。”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分月来看,受疫情因素扰动,部分月份的社融数据会出现一定波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月份数据会出现同比下降,但从全年运行状况来看,社融规模还是保持了相对好的增长态势。”曾刚表示。
就细分项而言,企业债券融资和政府债融资的减少,是影响11月份社融增量的主要因素,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虽有所下降,但总体保持平稳。数据显示,11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少增157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96亿元,同比少341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520亿元,同比少1638亿元。
新增信贷增长稳健 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中有升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1至11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
与社融数据相类似,信贷数据同样受疫情和季节因素扰动,并且与各家银行的信贷投放计划直接相关。
这一点同样可以从前11个月的累加数据中看出。1至11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不仅比去年同期多增1.09万亿元,与去年全年的19.95万亿元相比,也只少了400亿元。可以说,今年以来,新增信贷增长稳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中有升。
分部门看,11月份,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2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8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367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就居民部门而言,11月份,贷款增长虽然并不显著,但可以看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政策效果开始显现。“随着10月份以来各项政策的逐步出台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落地执行,对市场端产生了积极作用,这在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加上有所体现。”曾刚表示。
11月23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随后,6家国有大型银行接连出手,与多家房地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根据披露的信息,6家国有大型银行的意向性综合授信超过1.6万亿元。
此外,专家也提示,提振居民消费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也专门就稳定和扩大消费作出部署,提出要实施好生活服务业纾困政策,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
企业部门信贷需求显著,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多。“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落地发力,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领域支持,持续推动企业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这表明,企业对未来的信心逐步恢复,预期相对积极。”董希淼表示。
不仅如此,11月25日,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并于12月5日落地。这不仅能够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还可以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降准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企业的信心进一步修复。
“随着经济恢复预期的增强和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企业端的支出有所增长,需求开始恢复。”曾刚表示。
继续落实稳增长政策要求 加大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加力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市场预期快速扭转,支撑内需有效修复。下一步,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落实好稳增长政策要求,加大对基建、制造业、外贸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工合作,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扭转二季度前期经济下滑态势、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政策性银行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速落地,配套融资跟进及时,推动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国有大型银行方面,前三季度,6家国有大型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超9.5万亿元;股份制银行方面,多家银行前三季度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创新高。
“中信银行将继续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大绿色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投放力度。加快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三大政策性业务的落地。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先进制造、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专精特新、园区金融、东数西算等热点领域,抓实资产项目储备,加快形成一批高质量资产项目库,积极满足今年底和明年初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需求,助力稳经济大盘工作。”中信银行公司银行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专家还特别强调,银行业需重点关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工作。“应加快实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16条’,加大对房地产企业流动性支持,更有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董希淼表示,同时,还要从需求侧发力,提振居民购房消费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