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政策直通车、服务零距离”昆明市科技服务团服务小分队、高企服务小分队等纷纷行动,走进盘龙区、安宁市开展活动,面对面解答企业研发投入、高企申报等方面问题。该举措也是昆明市科技局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式之一。
今年以来,昆明市科技局对标一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持续打造一流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目前,昆明市创新主体培育工作进展显著、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成效明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发力、科技创新人才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科技服务业稳步发展。
优化体系精准查缺
5月13日,昆明市科技局主要领导在呈贡区政务服务中心市科技局窗口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技术合同登记、实验动物许可办理等业务,诊断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事项、材料、时限、费用等再优化。7月26日,在昆明市科技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走流程座谈会上,联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创新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展开交流,为企业发展和昆明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在机制建设上,成立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形成由“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处室牵头总体协调推进,职能处室、单位专人落实的工作机制。
政策方面,围绕昆明市全域创新协同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新时期昆明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及系列配套细化支撑政策,推进创新主体培育、解决科技攻关难点。出台《加快推进昆明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以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为宗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小微企业形成产业聚集。
为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市县联动,昆明市科技局充分履行指标牵头单位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了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等责任单位的协调沟通机制,召开工作推进协调会,确保工作任务有安排有落实。同时强化对县(市)区的帮助和指导,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协同配合推进全市“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提升。
完善服务机制高效服务企业
今年6月,“政策直通车、服务零距离”昆明市科技服务团活动启动仪式正式举行,围绕科技政策宣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社会研发投入、科技服务业指标等方面精准服务,打通科技政策和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科技服务团服务小分队已深入20多家重点单位开展政策上门;“省市一体化重大项目”调研组深入40余家企业调研,向企业“问需”“问计”。
通过系列措施,昆明市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等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昆明全市已构建涵盖3000多家科技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为739家企业开展“一企一策”辅导服务;完成412家企业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形式审查工作,其中173已完成备案、公示、发证工作;完成563家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形式审查工作,其中405家完成入库,100家企业正在进行公示。截至目前,共推荐申报省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推荐申报省众创空间20家。
平台载体建设方面,全市已培育“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4个,其中10个基地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24个基地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示范。认定市级示范基地25个,经不完全统计,25个市级示范基地2021年建成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入住小微企业2646户,新增就业1992人,基地内各类创新企业206户。全市现有一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9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4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实验室,98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5家国家级技术中心。
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创新工作的主力和生力军。随着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在全省首次开展院士自由探索项目,增强院士项目的自主性,积极支持院士专家科研工作,为院士专家在昆工作生活提供支持帮助。同时,联合市人社局开展职业技术经理人(经纪人)职称评审试点工作,将联合国家科技部有关机构共同开展国际职业技术经理人培训工作,预计新增取证人员50人。
人才培育上,高质量完成“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专项的评审工作,评选出1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李兰娟、郑树森等知名院士均吸引参评,并以“人才+项目+平台”方式评选出产业化项目,将获得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支持。
创新氛围的营造从科技服务业发展上也能有所显现。截至6月20日,昆明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11.5%;30家规下企业工资总额收入21.06%,34家规上企业工资总额收入12.9%,平均增速17.9%。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高质量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优势,累计建设昆明市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27家。登记技术合同2017份,合同成交额为38亿元,是去年的2.7倍,位居全省第一。
接下来,昆明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以《昆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为引领的“1+6”科技创新政策,形成聚焦创新主体、研发投入等方面的配套细化支撑体系,打造形成科技领域“政策服务包”。进一步打造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线图,健全“小升高”“高变强”“强上市”三级培育体系。推进全链条人才服务创新,加速科技服务产业升级,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记者 彭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