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2022年虎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灵动曼妙的舞姿、颇具禅意和丰富想象力的情景动作,引领观众步入中华美学殿堂,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自信。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在保护、管理好文物的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既是文物价值的彰显,也是文化的传承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总书记在给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再次强调,“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在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唤醒激活、弘扬光大,文物和文化遗产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山西博物院的“壁上乾坤”、天一阁的“数字古籍”,以“科技+”突破文物与观众的物理界限,实现观展由“走马观花”向“身临其境”的转变;从《国家宝藏》到《中国考古大会》,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如果国宝会说话》,文物在新时代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积累的文化养分,行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壮丽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下,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