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季度央企延续恢复性增长 经营效益再创新高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生产运行平稳有序,经营效益再创新高,呈现出稳中上升、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国资委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4152.9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长2.2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31.1%,两年平均增长14.5%。同期,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30.1%,较2019年同期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7.1%;月度收入规模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经营质量效益明显改善
“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取得良好成绩,为实现全年生产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央企运行主要呈现“快”“好”“优”“足”四方面特点。
增速“快”,整体延续强劲复苏态势。今年一季度,69家央企净利润实现正增长,31家企业净利润同比翻番。去年7月以来,央企月度净利润连续9个月保持同比两位数的增长,月度营业收入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趋势“好”,多数行业效益明显提高。多数行业央企效益同比大幅增长,石油石化、冶金、机械、军工、建筑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倍;矿业、电力等企业超过60%。
质量“优”,经营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从运行效率看,央企营业收入利润率比2019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从经营质量看,“两金”占流动资产比重降低1.1个百分点,带息负债比例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从实业发展看,中央工业企业劳动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速为7.6%。
后劲“足”,新动能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央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比2019年同期增长30.4%。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国资央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基础,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和科技研发力度,取得了积极进展。具体来看,一是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2020年全年,央企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部投资比重22.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完成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3500亿元。二是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等建设项目。三是积极稳妥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2020年全年,中央企业通过转让部分股权、增资扩股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合作接近400项,带动社会资本超过500亿元。
据彭华岗透露,“十四五”期间,国资委将引导企业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聚焦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两新一重”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具体方向包括,加快传统产业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速5G赋能千行百业和大规模商用、完善覆盖陆海空天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实施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改造,以及积极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
打造混改“升级版”
今年国企改革如何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70%以上,备受各界关注。彭华岗表示,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国资委明确提出相关改革任务的完成标准,精准指导改革的推进。建立了“月例会、季综合、半年报、年总结”工作推进机制,以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程跟踪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同时,推动工作更加突出重点,明确提出今年要突出抓好18项重点改革任务,着力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
此外,谈及如何打造混改政策“升级版”,彭华岗表示,一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务求改革实效,避免盲目性,避免一“混”了之。三是坚持“三因三宜三不”。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四是规范运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见习记者 徐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