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让利实体经济需要加快改革

发布日期:2020-08-13 14:19:47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原标题:中小银行让利实体经济需要加快改革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对于这一罕见下降,各界给出了客观理性的反馈。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大环境有关,也与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向实体经济让利有关,体现了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共克时艰的担当。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7%。

在银行业净利下滑、让利实体之时,应格外关注中小银行的发展状况。客观来说,囿于自身实力,中小银行让利空间相对较小,对实体经济下行更加敏感,风险暴露的可能性更高。

中小银行下一步发展趋势如何?市场对此普遍有着积极预期:大部分中小银行较好地完成了“让利”任务,而随着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的明朗,以及实体经济持续回暖,其盈利空间和发展稳定性料将有所好转。但也必须看到,在当下经济环境中,银行业整体面临着不良贷款上升的压力。此间,个别中小银行自身长期存在的一些风险隐患可能会有所暴露,必须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公司治理、深化内部改革等手段来解决。对于中小银行,“让利”期也是“改革”期,在让利实体经济的背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补足资本是中小银行加快改革的先决条件。虽然目前银行业不良率上升并不明显,但经济形势与金融之间存在时滞,在外部压力增大、自身盈利下降之际,预计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会有所上升。因而,中小银行应未雨绸缪,通过补充资本、提足拨备来强身健体、化解风险。许多非上市中小银行实力较弱,可使用的资本补充工具较少,面临的压力较大。监管部门应积极帮助这些中小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支持其发行二级资本债,并着力丰富其可用的一级资本工具,以推动广大非上市中小银行业务稳健发展,拓宽更大的改革空间。

优化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内部改革是中小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监管部门的持续努力,为中小银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助于拓宽其推进改革的空间。例如,今年以来,央行下调了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这不但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中小银行获得更宽松的改革空间。

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反复强调,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必须以深化改革来优化公司治理,进而化解其内部风险隐患。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其文章《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中指出,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体系更加复杂和不断开放的趋势,尚不完全符合现代金融企业权利责任对等、激励约束相容、风险控制严格的特征,就中小银行和保险、信托公司而言,最突出的不良案例是大股东操纵、内部控制,还有比较普遍的行政干预现象。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祝树民在其文章《以深化改革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建设》中也指出,基于农村中小银行自身特点和问题,加上近年来深化改革不到位,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公司治理短板和不足更加突出。要正视农村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短板和不足,必须以深化改革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建设。此外,央行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当前要稳妥有序推进金融风险处置,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应该说,上述来自监管部门的权威表态,指明了当前中小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化改革的重点。中小银行必须在补充资本、提足拨备、优化治理、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才能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在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平稳度过这段压力较大的时期,多积累长期稳健发展的积极因素,与实体经济一道向好发展。(作者 王一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