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凸显精准性直达性
人民银行决定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
此番操作凸显了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有助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提升金融机构支农、支小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体经济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此前召开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总量政策适度,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此次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反映了上述政策思路。
政策的精准性,体现在此次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对于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倾斜。目前,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各类经济指标出现边际改善。但也要看到,中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仍面临着较大困难,亟待金融业的更大支持。因而,我们更需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定向作用。此次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无疑是精准和有针对性的操作。这种结构性的精准滴灌,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使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得到更充分的运用,让资金精确惠及薄弱环节。
政策的直达性,表现为此次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能够推动金融系统让利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相对较高,通过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可以降低银行支农、支小的资金成本,提高银行支农、支小的内生动力,推动银行降低“三农”、小微贷款利率。透过清晰、直接的传导路径,可以缩短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使优惠资金直达实体经济,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三农”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在当前经济背景及市场状况下,运用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的结构性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更具有可持续性,有利于防止金融套利和资金空转,可以驱动更多资金以优惠的价格投向薄弱环节。这正体现了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有关“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重政策设计激励相容,防范道德风险,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这一表述的思路,也有助于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凸显了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与直达性,展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定力与充足的操作空间。在精准有效的政策护航下,实体经济可望尽早渡过难关,继续长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