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价格运行呈现结构性变化态势 CPI继续上涨但涨幅有所回落

发布日期:2020-03-11 11:55:44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原标题:2月份价格运行呈现结构性变化态势 CPI继续上涨但涨幅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3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2%,环比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4%,环比下降0.5%。

  “2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价格走势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冲击,但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复工复产、保供稳价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有涨有降的结构性变化态势,CPI继续上涨但涨幅有所回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多;PPI稳中略有下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赵茂宏解读说。

  展望下一阶段,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预计,在国内疫情控制住后,CPI涨幅可能明显回落。物价方面压力减轻,将为宏观政策下一阶段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释放更多空间。

  CPI仍处高位但涨幅回落 非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

  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不过仍处高位。赵茂宏表示,在2月份5.2%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9个百分点,今年的新涨价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占比较高,达四成多。

  据统计,2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98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1.9%,涨幅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4.45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活食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对此,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应习文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地复工延迟及封城封路影响运输,食品供应受到明显冲击,使2月份食品价格仍保持高位。

  “畜肉类价格是主要上涨因素,影响CPI上涨约3.8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35.2%,创历史新高,涨幅较上月扩大19.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3.19个百分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赵茂宏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较多的主要原因。从供给方面看,主要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交通运输管控措施,部分地区物流不畅;人力短缺造成物资配送难度加大,成本有所上升;部分企业和市场延期开工开市,一些产品生产和供给受到影响,难以及时满足市场需要。从需求方面看,受“居家”要求与“避险”心理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囤货现象,波及到其他食品,助推价格上涨。

  与食品价格不同的是,非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2月份,因疫情防控,部分商业和服务网点停止营业,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也受到抑制,供需均有收缩,价格基本稳定,部分项目价格甚至下降。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上涨0.5%转为下降0.1%;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核心CPI同比涨幅为2013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刘学智认为,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明显回落,反映出后续物价上涨压力并不大。

  PPI转负 专家:复工复产将促PPI回升

  “2月份,受季节和疫情因素影响,一些工业企业停工停产,需求减弱,全国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5%,同比由上涨0.1%转为下降0.4%。”赵茂宏进一步表示,在2月份0.4%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在温彬看来,2月份PPI同比由涨转降,主要由于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延后,需求减弱。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降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PPI下降约0.74个百分点,是PPI转负的主要拖累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大幅度波动。2月份,国际原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价格大幅度下降,影响国内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环比由涨转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上涨4.3%转为下降11.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由上涨1.8%转为下降4.4%,下游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等行业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赵茂宏称,从同比看,上述行业价格也都有所下降,降幅在0.4%至10.7%之间,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PPI同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

  另外,煤炭、钢材和有色金属价格稳中有降,医药制造业价格略有上涨。“疫情发生后,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积极复工复产保障供应,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月份医药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0.3%。其中,消毒产品价格上涨14.8%,卫生材料价格上涨1.5%。”赵茂宏说。

  应习文预计,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工业品价格供给将得到恢复,但社会总需求恢复将慢于供给,会对未来PPI造成一定压力。而当前物价压力有所增大主要由于疫情导致的供给面受损,经济的整体需求仍偏弱。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应更加注重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渐恢复,生产供给、物流运输、人力资源状况都将有所缓解,囤货需求将回落,供需逐渐平衡,叠加去年同期基数开始走高,CPI将逐步回落。生产逐渐恢复提振需求,有助于促进PPI回升。”温彬建议,可继续采取措施,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多措并举促进生产全面恢复。(记者 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