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抢占行业制高点 昆明打好花卉产业牌

发布日期:2019-06-28 11:52:37 作者: 来源:昆明日报
【字体:

 原标题:持续抢占行业制高点 昆明打好花卉产业牌 

  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是省委、省政府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昆明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瞄准“世界一流、中国最优”的目标,举全市之力合力打造蔬菜、花卉、林果、山地牧业、特色水产、中药材6个产业及茶叶、咖啡2个产业精深加工,扎实推进全市“绿色食品牌”打造工作。

  目前,昆明市在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中,已具有了一批在行业内做到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在全国相关产业内具有极高话语权、影响力的农业企业。例如,随着昆明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通过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方式,不仅擦亮了“绿色食品牌”,更向“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发展目标迈进。

  自主培育新品种抢占行业制高点

  在汕昆高速公路阳宗服务区背后的一片山坡上,隐藏着一片以绣球花为主,还种植有不同品种的月季花、帝王花等共2400余个品种的花海。

  这里并不是普通的都市农庄,而是一片具有试验性质的花卉基地。在这个面向阳宗海面积为1200亩的山坡上,昆明南国山花园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其分为了三个板块。在月季谷,种植有9类2000多个蔷薇属品种。在绣球花海种植绣球属300多个品种。在南半球木本花卉种质资源收集及试验基地,从南非、澳大利亚引进4科6属共100余种,成为国内最大的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商品切花生产基地。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里并不像其他花卉种植基地一样,目之所及都是大棚。这里所有的花卉都种植在户外,接受着雨露阳光的滋养。鲜花不是比较娇嫩吗,为什么会全都种植在户外?

  公司董事长助理南北给出了答案:“在户外种植,就是为了培育出能够适应户外环境、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优质花卉品种。多年来公司已经收集了3000余种野生和园艺品种的种质资源,在这里进行培育。”因此,这里最大的特点在于所有花卉都是露天栽种,抛弃了传统鲜切花卉种植需要用大棚来创造一个适合其生长的环境,植物需要自己来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并采用绿色高效、水肥一体的山地节水精准滴灌系统,对作物进行高效精准灌溉,极大地提高了花卉品质,增加出产收益。

  而投入的科研成本,已占企业收益的10—20%。企业之所以要把精力放在选育新品种上,也是被国外垄断企业给逼出来的。南北说:“1998年,当年公司来到云南种花时,就向国企交了200万元花卉种子的专利费,而且还有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从那时起,公司就决定要自主培养花卉品种,抢占行业制高点。”

  此后该公司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云南丰富的野生花卉品种资源,收集并进行培育选种,挑选出最适合当地生长、抗病力强、不需要进大棚的品种。200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品种“冰清”荣获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切花月季证书,由此坚定了公司投身品种研发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申请自主研发月季新品种43个,已获得授权39个。

  如今,公司绣球属花卉的种植销售不仅已经摆脱了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南北介绍,去年,公司实现产值1000万元,研发投入近200万元,下一步还会继续加大品种研发力度,让更多的云南鲜花品种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

  实现智能化生产花卉品质完全可控

  当你去到鲜花交易市场,看到各种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鲜花时,你可能想不到,有一些花卉,并不是在田地里生长的。它们从育苗到开花都是在离地面一米高的平台上生长,统一控制采光、统一施肥浇水、统一控制温度湿度……用工业化的方式发展农业,得到的是更加稳定可控的品质。

  在晋宁区郊外的一处苗圃里,有一个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这是由小米公司、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云南省花投等企事业单位共同投资建设,由云南爱必达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具体管理的智能温室。

  智能温室系统按照欧洲 A15 标准建设,包括通风、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活动苗床潮汐式灌溉系统、水肥循环消毒灌溉系统、PRIVA 计算机自控系统和施肥机等高科技设施,达到欧洲同期、国内领先水平。

  走进温室内,看到的却完全颠覆了普通人对花卉种植的固有印象。花并不是种在地里,而是一盆盆摆放在离地面一米高的苗床上。所有花卉的高度相同,长势趋同,摆放有序。放眼望去,宛如阅兵式中的方队,整齐划一。该公司行政总监周勇介绍,花卉不直接种在土地上,一来可避免土壤中的细菌、虫卵对花卉的危害,二来杜绝了因反复施肥造成重金属超标等污染问题。

  不仅如此,温室内还装有自动恒温恒湿系统,一旦仪器检测到温度湿度异常,电脑就自动启动风扇、水帘等设备进行调节。

  周勇说:“这3万平方米的温室自有一套环境生态系统,包括行政人员在内,公司仅有40余人在这里工作。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参与,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花卉,保证了花卉植株高度相同、花期稳定和可控的品质。”

  据悉,该公司成立4年以来,已生产优质盆花 1500 万余盆,创造了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利润最高的行业纪录。2018年该公司销售238万盆鲜花收入2100万元。今年预计销售380万盆鲜花,预计收入3500万元。

  打好“绿色牌”云南迎机遇

  晋宁花卉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名全省首位,也是花卉企业、花卉科研机构、新型农民的云集之地。据晋宁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洋介绍,晋宁区去年花卉园艺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值15.99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93%。

  而斗南作为中国最大的鲜切花集散地,正在向“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发展目标迈进。昆明市正加快推进斗南花卉小镇建设,目前完成了小镇总规、修规、可研、控规的编制、审查及报批工作。完成了瑞香街提升改造、江云酒店用品博览中心、隆格兰公司拆迁、彩龙村拆迁等项目,积极推进龙斗三号一期、花卉产业服务区一期、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改扩建等项目。截至2019年5月累计完成新增投资约41.53亿元。

  斗南花卉产业集团计划运营总监董瑞介绍,斗南的鲜切花集散占到国内市场的70%,每年增速为20%。去年交易70亿枝鲜切花,交易额达57.68亿元。

  云南省发展“绿色三张牌”,对斗南来说是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原来是专注于发展产业,长久以来重视的是花卉种植、批发、物流环节。但花卉产业与旅游是相互促进的,要发展文化旅游,仅仅依靠产品是不够的。去年来斗南旅游的人数达180万人,这些终端级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就不仅仅是把一把花买走的问题。如何去适应游客的消费需求、文化体验,就意味着在产品的创新上要和文化、艺术、旅游更多地结合。下一步,企业将准备建设产品创新中心,更加重视花卉零售、创意产品。(记者 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