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记录了中国金融业一步步日益强大的艰辛探索。40年的波澜壮阔,中国金融业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开放,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金融业40年的改革发展,可以梳理为“一条主线,两项原则”。
市场化改革,是40年来金融业改革开放所遵循的主线。改革开放初期,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金融的作用尚未凸显,全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重构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是改革的重点。通过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我国构建了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基金业、信托业等金融机构种类日益健全,规模实力逐步壮大,我国银行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金融业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个现代化的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规模越大,实力越强,风险便越大,责任便越重。因此,40年来的金融改革,首先坚持的原则便是维护金融稳定,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我国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推行了深刻的改革。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我国专业化的金融宏观调控由此启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探索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处理好宏观调控多目标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如今,在宏观调控方面,央行已经明确提出了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政策框架,以更好地熨平经济波动和顺周期性。可以说,通过改革发展,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现代化、专业化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在金融监管方面,深化改革也从未停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混业经营的中国金融业出现了跨行业、跨市场的鲜明特点。针对形势变化,金融管理部门主动顺应金融业发展态势,不断完善和优化金融监管体制,监管观念从行业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2017年年底之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从最高层面强化金融监管协调;2018年年初,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改革为“一委一行两会”的监管格局。这样的新监管格局,更符合我国金融业的新业态与新现实情况,减少了监管重叠,明确了监管分工,提高了监管效率。通过不懈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现代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旧局面。
40年来的金融改革,坚持的第二项重要原则,就是服务实体经济。我国金融业从诞生之始,就肩负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使命。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还是如今的支持民营经济、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始终都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初心,根据业态与经济形势不断调整,对实体经济形成更强的支撑。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重点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激发金融体系内在的活力和动力。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管理部门作出了全面、多层次的努力。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核心,在这一层面,我国推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大力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在金融市场方面,通过深化改革,我国培育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协调推进货币、股票、债券、保险、外汇、衍生品和黄金等市场发展,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更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40年的金融业深化改革硕果累累。但是,改革永远是进行时,金融业还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
一方面,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实体经济融资,还停留在间接融资为主的阶段。接下来,我国需健全直接融资的机制与体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放宽对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准入,推动建立一个拥有丰富金融产品、多元投资者和多样化融资中介的成熟金融市场,以纾解企业的融资困难。同时,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市场与监管机制,提高企业从债券市场融资的可得性。
另一方面,金融业需要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同时继续提升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我们需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伟大实践,放宽外资准入条件,打破区域及行业壁垒,丰富金融市场多元主体,提高金融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同时,我们需要依托“一委一行两会”的新监管格局,构建更现代化的金融监管体系,严防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改革开放40周年,正是我国金融业再创辉煌的好时机、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