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国新办就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18-10-31 11:29:20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在国内,占比90%的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科技创新、80%的就业。小微稳则经济活,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近几年来受到各界关注的问题。

  10月30日,国新办就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等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缪建民、泰隆银行董事长王钧共同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王兆星表示,今年以来,银保监会特别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这些政策之下,银行保险机构已经从各个方面加大了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针对当下依然存在的问题,还会继续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早落实。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30.4万亿元

  王兆星介绍,今年银保监会出台的措施包括大力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银行对主业突出的龙头民营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稳定上下游的企业生产经营。

  同时,为了增强和改进银行保险机构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服务,监管部门也在督促和指导银行业保险机构,进一步改进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改进内部风险管控机制、建立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建设。此外,科学设置小微企业业绩的考核权重,指导大中型商业银行普遍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建立专业化经营机制,加强成本管理,落实服务收费减免政策,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在保险领域,充分发挥保险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和增信作用,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缪建民介绍,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没有增信手段,保险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就充分发挥保险的增信功能,为15000多家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保障金额超过1700亿元,有效地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另外,还为5700多家建筑工程企业提供建筑工程履约保证保险,可以释放建筑工程企业的保证金占用负担,缓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流动性资金的压力。

  总体来看,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超过1600万户,同比增加406万户,阶段性地实现了“两增”的目标。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目前已经达到了30.4万亿元,增长幅度还在不断上升。

  此外,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三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控制在6.23%,较一季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得到了很好控制,保险服务也得到了有效改善。2018年前9个月,信用保险和贷款保障保险累计服务的小微企业达50万家左右,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增信服务,也为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了保障。

  民营、小微融资难在哪儿

  不过,即便如此,市场上关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易会满解释道,所谓“融资难”,主要不是难在民营企业经营出现大面积实质性的变化,实际上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民营企业经营进一步分化,有的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企业可能会被市场出清;不是难在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这个流动性压力主要是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渠道受阻,包括发债困难、股权质押融资等带来的一些风险,使个别民营企业的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实际上,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余额是增长的,授信也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并没有出现抽贷、限贷等歧视性措施。”

  考虑到上述情况,易会满表示,工商银行将完善信贷与债券投资业务统筹联动机制,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顺利运作。“实际上,民营企业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动性问题,引发这种流动性问题,发债的接续是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与央行、中债增信相关机构组成联合体,探索怎么样在民营企业的发债方面充分运用支持工具,把市场稳步做好。”易会满说。

  10月26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计划初期向中债增信提供100亿元初始资金。如果以1∶8的杠杆比例测算,债务融资工具会形成约800亿元的规模。此外,中债增信会和其他市场机构,包括债券主承销商、地方商业银行、地方增信公司、保险公司等组成产品发行联合体,假定其他主体也按照这个比例提供800亿元规模,可能就会形成1600亿元的规模。

  另外,“几家抬”的模式对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也非常重要,这是市场所形成的共识。易会满强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贷问题,它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各种市场交叉在一起,所以解决起来更为复杂,矛盾也更加突出,这就需要大家‘几家抬’,发挥好共同的合力。”王兆星也表示,要积极发挥部门合力,推动各项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其他政策落地,形成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强大的政策合力。

  事实上,从浙江等民营、小微企业聚集且融资情况较好的地方来看,外部环境良好的确能为传统弱势融资主体营造良好氛围。王钧表示,近年来,政府和各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加上国家信用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我们感到,小微金融服务目前的同行者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小微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有很大的提升。这个看法是我根据泰隆银行所在区域的情况基本形成的。”

  多项措施缓解各类难题

  为了更好帮助民营、小微企业成长,在场的几位相关负责人还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介绍。

  易会满表示,工商银行已经和近50家大中型民营企业初步达成意向,有6家企业进入实质性操作。“我们希望通过债转股,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发展后劲,让企业和市场增添信心、增强预期,同时有利于化解银行融资风险,也有利于银行取得合理的财务回报。”

  田国立表示,与过去的情况不同,现代科技给了银行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机会。除了AI技术、大数据应用、人脸识别外,国家正在全力推动打通信息“孤岛”,围绕税务、工商、用电量等数据,银行在交叉识别小微企业的可贷性上,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

  此外,田国立建议,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贷款评判不能根据负面清单,而应制定正面清单。“过去我们是负面清单,现在就应该是正面清单,就是谁合格谁过关,否则,都围绕一些不良企业设计风控体系的话,好企业跟着承受的成本就太高了。但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几个公共数据,交叉识别后,对它的风险有了判断,利用技术手段很快就可以放贷。”

  缪建民则从保险的角度表示,将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增信,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在传统的保险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发行保险资管产品的基础上,拓展“支农支小”业务,为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提供小额的融资支持。

  王兆星强调,在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促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胜劣汰,要协调发挥好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两个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改善对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问题,不能只靠放松风险管控和降低信贷标准。“经过这么多年艰难的改革探索,银行所形成的风险管控体系、审慎稳健的理念和精细化的管理机制,非常可贵,需要倍加珍惜。所以,在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的同时,银行要更好地改进风险管理,而不是放松风险管理、降低信贷标准。否则,可能会形成新的金融风险,影响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所以,我们也必须同时进行考量和平衡。”

  王兆星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早落实落地。

  除此之外,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民营企业流动性的共性困难,主要是偏离主业、过度融资和高杠杆造成的。王兆星建议,民营企业应当改进自身的管理,在聚焦核心主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推进内部改革、转型升级等方面下更多功夫,再加上金融的支持,加上其他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