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改革15年:农村金融主力军成长之路

发布日期:2018-07-16 11:37:36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历程中,围绕农村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标志性节点,始于2003年的农信社改革,让之前普遍积贫积弱、资不抵债、技术上已处于破产状况的数万家农信社起死回生,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15年来,通过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推进与市场全面接轨、优化管理体制改革,农信系统被激发出内在活力,不仅甩掉了历史包袱和亏损帽子,而且资产规模、质量效益都有了显著提升。截至2018年5月末,全国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已经达到333914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为13.4%,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全国农信社改革是在江苏试点基础上推开的,这还要从2000年朱镕基总理来江苏调研说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韩后军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实践表明,自2001年试点启动、省联社正式成立至今,江苏农信系统作为改革试验田,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成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的样本和农村金融改革的缩影。

日前,《金融时报》记者在江苏走访多位亲历改革的老农信人,从他们的口述中,清晰地还原了15年前那场改变无数农信人工作和生活轨迹的改革。

形势严峻

“2000年,我从人民银行调到宿迁信用联社做副主任。几个数据可以说明当时信用社的艰难状况:累计亏损8000多万元,不良率80%……有几次,因为没钱,信用社差点开不了门。为了保证储户提款,我们只能临时向兄弟行周转了几十万元。”江苏省联社行政部总经理张虎对《金融时报》记者说起当时的情形,一切仿佛历历在目。

“我记得,当时在信用社,大家辛辛苦苦干一年,全部利润不过1000万元,别说消化历史上形成的不良,连当年支出都覆盖不了。说实话,那时大家看不到前途,谁都不愿到信用社工作。”张虎说。

从1983年起就在信用社工作,现任句容农商行董事长的朱安顺也有相同的感触:“1996年之前,信用社归农行管,‘当家做不了主’;农社分家以后,日子更难过了,信用社员工总感觉低人一等,不少人干脆辞职离开。”

改革前,散布于广大县域、乡镇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都被称为信用社,一个网点就是一个法人。当年,仅江苏就有1700多家独立法人单位。许多机构经营管理不善,存在严重的违规经营、地方干预等现象,导致大面积的风险和损失。“那个时候,可以说是狼烟四起、烽火不断,形势相当严峻。”张虎说。

在此背景下,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专门到江苏调研,并先后在淮安、南京召开了两个座谈会,最后决定在江苏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1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江苏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联社,一场规模宏大的信用社改革率先在江苏拉开了帷幕。

记者从有关资料了解到,当时改革的核心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将农信社的管理责任由中央交给省政府,即信用社出现的风险由省政府“兜底”;二是以县为单位,将各个农信社统一为一个法人——县信用联社,同时选择个别基础比较好的县,试点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三是在这些县域法人机构之上,再出资成立省联社,代表省政府行使管理、服务基层信用社等职责。

“改革让沉疴难起的信用社重新焕发出活力,仅仅1年的时间,全省信用社就实现了总体盈利,2001年末,比上年同期增盈减亏3.9亿元,亏损信用社降至8家,亏损面下降了21个百分点。”韩后军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改革样本

对于张虎、朱安顺这样经历过信用社“最困难时期”的老农信人来说,最难忘的应该是得知央行安排专项资金助力信用社改革的那一刻。正是有了“政策+资金”的支持,很多资不抵债的信用社一举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对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一是由人民银行按照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安排专项再贷款,二是由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有关数据显示,仅2004年,人民银行就向全国583个试点县(市)农信社发行央行专项票据346亿元。

“我清楚地记得,当获批1.5亿元专项再贷款的消息传来时,在场的人都欣喜若狂。后来信用社又通过认购8000多万元专项票据对历史不良资产进行了置换,可以说,这些真金白银让信用社起死回生。”张虎边回忆边向记者感叹。

“没有了历史包袱,不仅信用社效益猛增,员工们的士气也大涨,从没事干到加班加点。”朱安顺对那段日子也记忆犹新。

“花钱买机制”是广大农信人对这一时期农信改革的期望与总结。通过3年改革探索,江苏农信系统逐渐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并确立了省级政府管理、监管机构监管、农信社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不仅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扭转了全行业连续10年亏损的局面,实现整体盈利,而且有效控制了经营风险。

此后的10年中,江苏农信系统又通过规范管理、组建商业银行、打造现代金融企业几个步骤,在多项重点改革领域开展探索创新:通过合并、改制,完成62家农商行的组建,成为全国最早完成农商行改制的3个省份之一,农商行现代银行治理机制初具雏形;同时,多方引导同业资本合作,打通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的输送渠道,推动全省21家农商行实现股权及资本合作49.5亿元,并先后有5家农商行在国内A股上市。

“目前,我省农信系统无论规模、速度、质量、效益,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据韩后军介绍说,截至2017年末,江苏省农商行总资产规模达2.6万亿元,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1万亿元、1.3万亿元,分别是改革前的14.4倍、15.1倍,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8.1%、18.5%。“改革前,全省农信系统当年亏损8.8亿元,不良率33%;2017年,实现盈利达243亿元,17年来累计盈利1973亿元,不良率2.35%。改革成效一目了然。”

江苏农信社改革试点的巨大成功,不仅为此后全国农信系统全面改革塑造了样本,也引领全行业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江苏省农商行投放的贷款中涉农贷款占比,已由改革前的26.3%升至2017年末的49.8%,农户贷款覆盖面由15%增加到51%。截至2017年末,全行业农户贷款、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2810.7亿元、6452.7亿元、7747.6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40.6%、20.7%、25.4%。

脱胎换骨

在江苏农信社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3年6月,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决定在全国8个省率先进行农信社改革试点,随后逐步扩展到全国。其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通过资金支持、政策优惠和指导等多项举措,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

从江苏到全国,历经多年,改革让危机四伏的农信社卸掉了历史包袱,改善了资本状况,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能力。同时,行业中长期存在的系统性、区域性支付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信社改革所确立的服务“三农”、明晰产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已基本实现。

数据最有说服力:2002年末,按照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信系统不良贷款比例达37%,资本充足率为-9%;2017年末,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统计的不良贷款比例降至4.2%,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1.7%。

“实践证明,2001年农信社改革确定的基本方向,是符合省情、社情和农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功实践,改革推动农信系统进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韩后军表示。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底全国农信社系统总资产已超过国内第一大行——工行;到2017年末,共组建县(市)级农信社965家,农商行1262家,农合行33家,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资产规模的扩大、经营业绩的向好,促使农信机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体现在“三农”信贷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村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不断提高。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0.95万亿,占贷款总比重的24.8%。其中,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为9万亿元,占贷款总比重的60%。

随着农信社改革的顺利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基础得以夯实。十几年来,已逐步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而包括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在内的农信机构,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点覆盖乡镇、金融服务到家的农村金融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