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PMI连续24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 我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势头

发布日期:2018-08-01 14:28:28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已连续24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保持在54.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6%,比上月低0.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受近期强降雨、台风、高温频发的影响,加之国际贸易摩擦升温和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等,采购经理指数出现一些波动,但运行基本稳定,我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势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

制造业PMI小幅回落 经济韧性较好

“7月份,制造业PMI为51.2%,虽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但连续5个月位于51.0%以上,制造业持续处在相对稳定的景气区间。” 赵庆河表示,7月份制造业大多数行业保持扩张,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4个行业的PMI位于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认为,综合来看,虽然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有所回落,但经济运行韧性依然较好。从需求端看,7月份,虽然全国各地纷纷出现降雨、高温天气,部分沿海地区受到台风影响,对市场需求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冲击,但市场需求增长整体保持稳定,国内需求支撑作用较强。新订单指数为52.3%,较上月小幅下降0.9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仍处在扩张区间。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8%,较上月持平,低于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处于收缩区间。”在文韬看来,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但由于“一带一路”建设发力以及国际新市场的开拓,整体出口未见明显下滑,后市预期较为稳定。

与此同时,7月份,价格涨幅回落,部分企业成本上涨压力有所减轻。数据显示,7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54.3%,较上月回落3.4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50.5%,较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两个指数间的差距由上月的4.4个百分点降至7月份的3.8个百分点,表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水平有所提高,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趋于缓解。” 文韬称。

值得注意的是,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7月份,装备制造业PMI回落0.4个百分点至52%,高技术产业PMI回落1.6个百分点至52.6%,分别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0.8个和1.4个百分点,都处于较好水平。高耗能行业PMI回落0.6个百分点至49.5%,落至今年最低水平,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7个百分点。消费品行业PMI上升0.6个百分点至52.4%,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2个百分点,进一步表明当前消费升级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果,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非制造业运行稳定 发展质量有所改善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1个百分点,但仍运行在54%的较高水平,表明非制造业运行仍较为稳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认为,建筑业活动以及节日消费相关行业淡季回调是导致7月份商务活动指数回落的主要因素。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看来,7月份,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的回升以及销售价格指数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的内生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

首先,新订单指数在连续两个月回调之后,重回51%的较高水平,表明市场需求基础有所巩固,有利于非制造业继续稳定运行在较快发展区间。其中,建筑业新订单指数明显回升,升至56%以上的年内最高水平,预示着下半年基础建设投资需求具备趋稳基础。

“经过整顿,政府对合规的在建项目融资需求持鼓励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基础建设需求。以信息服务业、邮政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新动能需求增势依然良好。” 武威分析称。

其次,从业人员指数明显回升,就业带动作用增强。7月份,从业人员指数升至50.2%,创出自2016年12月以来的阶段性高点,表明非制造业对就业带动作用有所增强。

此外,销售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7月份升至52.0%,为年内次高点。分行业看,服务业的销售价格指数上升较为明显,有助于更好发挥服务业支撑实体经济的作用。从与中间投入价格指数对比看,伴随着销售价格指数的连续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由6月份的2.4个百分点降至1.9个百分点,有助于企业缓解成本压力,拓展利润空间。

“总体来看,7月份非制造业仍保持稳定较快运行,市场需求和就业均有回升,销售价格指数连续上升,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武威认为,从宏观调控来看,下半年以减税为主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货币政策也将松紧适度。在这个主基调下,非制造业在稳投资、促消费和扩就业等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