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分部门看,3月和一季度新增居民部门贷款5733亿元和1.75万亿元,分别同比少增2244亿元和1000亿元,反映了居民部门降杠杆初见成效;3月和一季度新增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贷款5653亿元和3.09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967亿元和4300亿元,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增强。
央行刚刚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4.9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3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资金“脱虚向实”效果继续深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资金“脱虚向实”效果显现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2万亿元,同比多增934亿元,与过去5年同期均值基本持平。
信贷增量结构显示出积极变化。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范若滢分析,分部门看,3月和一季度新增居民部门贷款5733亿元和1.75万亿元,分别同比少增2244亿元和1000亿元,反映了居民部门降杠杆初见成效;3月和一季度新增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贷款5653亿元和3.09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967亿元和4300亿元,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增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央行公布的3月信贷数据反映出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依然较强。一方面,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居民消费贷款有所回升,当月新增2032亿元,占比18%;同业贷款继续下降,当月减少208亿元。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615亿元,占比41%。
企业中长期贷款在全部贷款的占比仍处于高位,这与央行银行家问卷调查2018年一季度贷款需求指数升至70.9%一致,表明资金正在流向实体经济。
3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为3770亿元,较2月仅增加550亿元,在全部贷款占比34%,新增量连续11个月低于上年同期值。
兴业研究郭于玮认为,这反映出在楼市调控较紧、房贷利率走高的背景下,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增势渐弱。
但新增居民短期贷款的规模仍然达到2032亿元。“在严控消费贷流入楼市且楼市已有所降温的情况下,新增居民短期贷款的强劲增长折射出较强的消费意愿。” 郭于玮认为。而央行的城镇储户调查问卷亦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消费意愿比例达到24.8%,尽管较2017年第四季度略有回落,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M1、M2双双回落
3月M1、M2双双显著回落。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2.3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4个和11.7个百分点。
“M2回落,除受财政存款投放显著低于去年同期影响外,和银行表外、同业业务持续收缩,货币派生效应继续减弱有关。”温彬判断。
表外融资的收缩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M2。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陈冀分析,因为金融机构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融出的资金同样会反映在愿意负担更高融资成本的企业存款账户上,而被统计进M2。“非金融企业存款一季度减少了1.21万亿元,这与表外融资收缩、部分业务到期不再续作有比较强的关联关系。”
从M2的构成来看,3月新增居民存款5324亿元,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新增企业存款11679亿元,是2011年以来的次低值。“这实际上反映出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历史数据显示,无论是M1增速还是M2增速都与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增速有较强的相关性。而2017年以来金融广义信贷增速的快速下滑使货币派生规模减小,进而导致M1与M2同比增速的下降。”郭于玮分析。
“预计2018年M2仍将个位数增长,这是央行衡量宏观杠杆率走势的重要指标,M2维持低增仍有重要的宏观意义。”招商宏观闫玲预测。
范若滢也认为,预计未来M2将继续维持低增速运行。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也有所下降,因此对于个别月份M2增速的波动不必过度担忧。
社融增速回落明显
由于表外融资的萎缩,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仅1.3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接近8000亿元,使社会融资规模余额的增速下降至10.5%,较2月回落0.7个百分点。
表外融资大幅收缩,成为拖累社融增速的主要原因。社融增量中表内融资占比达到87.15%,虽较2月87.64%的占比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很高的位置。这很大程度上受年初“银信业务”“委托业务”等同业通道监管的进一步规范、大量表外业务到期不再续作的影响,使得表外业务持续收缩。
“委托贷款前3个月分别减少714亿元、750亿元和1850亿元,信托贷款增量3月也开始由正转负。部分表外融资需求转向表内,也对信贷在社融中占比提高产生了不小贡献。” 陈冀分析。
2017年11月资管新规出台以来,银监会陆续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持续推进金融去杠杆,加大金融监管对委外、通道、非标等业务的整治力度,表外融资大幅收缩。
直接融资表现亮眼。随着债市回暖以及非标转标,企业债券融资新增3440亿元,回升至近15个月最高值,加上境内股票融资404亿元,在全部社融的比重升至29%。
“总的来看,3月份金融数据虽不及预期,但结构持续优化,表外融资持续回表,表内融资需求不弱,债券市场显著回暖。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温彬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