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通过产业发展带动5万多贫困户增收上千元

发布日期:2018-02-26 11:08:54 作者: 来源:昆明日报
【字体:

产业扶贫

围绕“寻甸县实现脱贫摘帽,禄劝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56个贫困村退出,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任务,昆明市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分指挥部(下称市产业脱贫指挥部)积极牵头抓好全市“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工作,通过推进“一县一示范”工程,实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产业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五项工程,有效推进产业精准脱贫,带动寻甸县、禄劝县、东川区三地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余户增收,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在172个村“菜单式”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7年,市产业脱贫指挥部除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外,还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措施,积极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构建以蔬果、花卉、渔牧药材为主的种养结构,积极推广经济林果种植,发展山地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电商等特色产业。推进实施“一县一示范”工程,在172个贫困村实施“菜单式”产业扶贫,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户有产业”,使寻甸县、禄劝县、东川区产业发展覆盖率分别达100%、97%和94%。

统计显示,上述三县区完成花卉、蔬菜与生物制药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24片24.35万亩, 带动农户11146户;完成中药材种植12.5万亩,带动农户820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96户;实施稻田养鱼5030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21户,促进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发展生猪、牛、羊养殖,带动三县区建档立卡户22018户;完成烤烟种植23.39万亩;完成特色经济林果种植8万亩,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053户,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个;在三县区建设15座A级旅游厕所。

通过产业扶持,先后带动上述三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余户,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2017年前三季度,三县(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同比增长10%以上,高于全市9%的平均水平。

新型农业经济崭露头角

“在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们还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抓手,发挥现代农业领军者作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市产业脱贫指挥部负责人介绍。

2017年,市产业脱贫指挥部通过抓好新型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数据表明,2017年,上述三个县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28个,占全市近60%,涵盖粮食生产、蔬菜种植等领域,带动近8万农户增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10人;培育种养大户1690户;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6户,增幅42%;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50个。截至目前,三县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8户,占全市的17%,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寻甸县六哨乡实施“云南省村集体经济试验点”项目,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建设“六哨乡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合作农场”“六哨乡万担坪种植专业合作社”,土地入股面积3094亩,涉及18个自然村9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寻甸县岚亚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苗鸡产业,通过“强组织-支部搭台”“兴产业-企业唱戏”“富百姓-群众受益”模式,主动承担扶贫社会责任。通过与当地党委、政府、基层党组织和贫困户的联动,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群众致富的路子。

探索产业脱贫长效机制

产业扶贫是脱贫“造血”,如何巩固产业脱贫实效、形成长效机制呢?

市产业脱贫指挥部负责人说,脱贫长效机制没有固定模式,各地都在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寻甸县探索建立“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产性收益产业扶贫模式,扶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实现政府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长效机制。

同时,市农业局支持产业扶贫资金500万元,扶持贫困户通过入股、直接参与生产、合作生产等模式实现增收,遴选合作企业187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此外,为加强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昆明还实施了金融保险扶贫,制定出台了《昆明市地方性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向建档立卡户捐赠地方性特色农业保险的倡议书》,在上述三个县区开展马铃薯保险试点,能繁母羊保险在全市开展试点。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正在有序推进。

昆明日报记者 廖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