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银行业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主动服务实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2017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挑战,加快改革创新和差异化、特色化战略转型,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普惠金融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回归本源 服务实体
近年来出现的金融乱象,其根源是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改革的节奏不匹配,金融创新、发展的节奏较快而实体经济发展、改革的节奏较慢,导致资金脱实向虚,金融风险显著上升。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回归本源”列为金融工作的首要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以来,银行业紧紧围绕“回归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目标,突出主业,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解决资金脱实向虚问题。
例如,工商银行持续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主动对接“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雄安新区建设等重点领域,项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432亿元,增幅9.1%;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积极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和房地产去库存,个人住房贷款较年初增长17.2%;成立了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实现债转股签约金额约3500亿元。
农业银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加大融资供给,实体经济贷款增量创下1.3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力度,重大项目实现贷款投放4910亿元;农民安家贷、棚户区改造贷款分别新增1445亿元、1539亿元,有力支持了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需求;坚决落实国家去产能政策要求,13个设限行业共压降用信1279亿元。
中国银行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通过不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截至9月末,境内机构贷款总额8.4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6370亿元,增幅8.15%,保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4964亿元,较年初增长11.7%;余额占比9.79%,比年初提高0.59个百分点。
突出特色 专注普惠
立足当前服务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推进普惠金融,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普惠金融事业部等组织模式,强化专属服务能力,提高社会融资的可获得性;坚持以大数据、互联网思维为创新驱动引擎,丰富小微企业金融产品;积极探索移动化的电子渠道、电子商务等服务“三农”的新产品、新模式。
今年5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和脱贫攻坚。随后,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纷纷在总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各省市的一级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和向下延伸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工商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双创”、精准扶贫等领域的金融供给,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了“三个不低于”,继续成为国内最大的小微企业贷款银行。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涉农贷款、扶贫金融贷款增量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三农金融事业部9项监管指标三季度末继续全面达标。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推进顺利,服务“三农”工具、渠道不断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除积极拓展优质信贷业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资源倾斜外,还根据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的投融资、交易及避险需求,积极创新金融市场业务,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需求。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该行主动适应金融脱媒与企业降杠杆的趋势,围绕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积极开展债券承销业务。其中,工行通过支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各类债券,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善用科技 提升效率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银行业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发展消费金融。目前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对此,银行应在继续做好消费贷款、信用卡等传统消费金融业务的同时,结合互联网发展、消费升级等趋势,丰富移动支付、小贷微贷、耐用消费品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发展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潜力巨大,银行应通过提供投贷联动、小微科技型企业基金、产业链金融、与资本市场对接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并创新风险管理,以此推动“双创”战略的落实,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三是发展绿色金融。银行要发挥自身优势,前瞻性地介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环保基金等领域,加强与资本市场合作,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同时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投入力度,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温彬表示,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金融领域应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打造新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解决金融业信息不对称和高成本的痛点,对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高风控水平和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