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 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17-10-31 14:53:16 作者:马玲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的指导性文件。业内普遍认为,此举将对提升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出台的《意见》不仅明确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思想,而且设定了发展目标,计划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此外,《意见》还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供应链金融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立足振兴实体经济是此次出台《意见》的特点之一。《意见》针对农业、工业、流通业三个实体产业提出了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方向、任务和重要举措。此外,还从引导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绿色供应链发展及构建全球供应链三个方向提出了政策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意见》的出台以提升供应链水平为着力点,旨在振兴实体经济,契合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目前我国应收账款规模已超过11万亿元,在国外已十分成熟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服务,在国内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通过供应链整体数据来筛选企业优质动产,基于大型核心企业供应链的应收账款,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道口贷董事长兼CEO罗川表示,作为核心企业,可能其本身并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但其上下游有大量的供应商,其中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其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贷款期限不灵活等问题。而供应商有很多应收账款结算,核心企业资金使用具有周期性,如果供应商希望能够更早使用这笔资金,过去只能选择等待,或通过票据贴现。有急需资金的企业只能寻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

基于这些优势,目前不少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型金融主体也在积极探索这一方式。此前,工商银行推出的“工银聚”,就是融合商流、物资、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提供采购、支付、理财等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除了商业银行,国内从事供应链金融的还有第三方商业保理机构和供应链金融平台。受成本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普遍侧重不动产融资授信,对应收账款等动产融资授信动力不足。商业保理机构和供应链金融平台作为国内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正逐渐发挥作用。例如,以供应链金融为基础模式的道口贷已为1301家企业提供了供应链金融服务,融资额近63亿元,至今零逾期。

政策推动 供应链金融“补短板”

对于下一步发展,《意见》提出,要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点任务。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全国和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开放共享信息。同时,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中小微企业是好消息,意味着政府鼓励加快建立大数据供应链分析和应用平台、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为数量庞大的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意见》明确,要加强供应链信用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借贷资金基于真实交易。同时,要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提高金融机构事中事后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效弥补行业现存“短板”。

更大程度发挥供应链效用

《意见》还对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大力倡导绿色制造,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强化供应链的绿色监管,同时,探索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鼓励采购绿色产品和服务,积极扶持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制造供应链体系。

此外,《意见》提出要努力构建全球供应链,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加强交通枢纽、物流通道、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同时,提高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规则制定,通过加强与主要贸易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磋商与合作,推动建立有利于完善供应链利益联结机制的全球经贸新规则,让我国在供应链竞争中更为主动。

“我国对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深度、广度以及对全球的影响力都在加深,这就决定了当前我国也需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建设,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统筹两个市场、两个资源的能力。”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日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