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开局良好 仍需未雨绸缪

发布日期:2017-03-21 09:53:23 作者: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迹象,工业增速经受住下滑考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止住跌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释放,外汇储备企稳,外需跌幅收窄;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维持在扩张区间。 
  近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尹恒表示,在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之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问题值得持续关注,包括居民消费问题、民间投资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问题。 
  居民消费比重需进一步上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认为,今年1、2月份国内经济延续了去年9月份以来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下行压力基本缓解,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回升,均为8.9%左右,但尚不能肯定这种增长是否是持续性的。 
  去年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达64.6%,服务业占比超过一半,大大领先于制造业。经济增长从出口投资拉动转向消费主导,从过去靠工业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毕吉耀表示,从供给角度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增速降幅比第三产业大,导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被动”上升。去年投资占比为8.1%,而此前几年这一比重超过20%。 
  此外,剔除政府消费后的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仍然偏低,为37%左右。毕吉耀强调,未来的居民消费比重还要进一步上升。 
  “消费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久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中国从贫穷到富有、从存钱到借钱的过程是一个巨大的释放消费的过程。到2020年,约有5000万至7000万人要脱贫,这又会给中国经济增加重要的拉动力。处理好消费问题,将会给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带来好处。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收入促进消费,二是深化医疗、社保、养老改革,让大家敢消费。 
  减税降费关键是“减支” 
  对于民间投资低迷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贾俊雪认为,从财税角度看,解决民间投资低迷、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减税降费。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减税降费不尽如人意的重要症结就在于减不了支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赤字率拟按3%安排,与去年持平。贾俊雪认为,3%的赤字率水平已处于历史高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再大规模增加赤字和发债,否则会对财政可持续性和财政安全造成影响。既要减税降费,又要增加支出,钱从哪里来?贾俊雪建议,逻辑起点应在减支,但仅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是不够的,未来需控制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此外可适度压缩一些民生性支出。 
  “压缩民生性支出,这一点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争论。”贾俊雪解释,民生性支出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从历史角度来看缺口比较多,确实应该加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应该由政府来管,而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每年的民生性支出增长很快,但是老百姓还是感觉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把一些领域如高端医疗、教育等放开,允许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压力就不会太大。 
  “有很多事情可以由市场来做,而且可能比政府做得更好。”贾俊雪表示,PPP模式的本质就是吸引民间资本,但是所涉及领域有限。要真正允许或放开民营资本,使其真正享受国民待遇,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的活力才能被激活,这比财税政策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