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经济金融工作有哪些看点: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日期:2017-01-05 09:30:03 作者: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对于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方向,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指明:稳中求进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也对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作出了具体部署。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积极”主要体现在适度扩大支出规模和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有效”则体现在预算安排保障重点、关键领域的支出,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生保障的支出。同时,减税降费更突出针对性,注重精准发力。 
  2016年,我国经济稳中趋缓、稳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这些都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密不可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实行大规模减税降费,全面铺开营改增试点,为企业降低税负超过5000亿元。减税政策将在2017年继续深化,而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下一步,财税部门将在全面总结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增值税制度作进一步完善,为试点结束后贯彻税收法定原则、启动增值税立法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财税体制改革有了重要进展。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路线图与时间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按照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加快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范围,健全地方税体系,推动形成权责利清晰、更加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财税体制。 
  除上述内容外,个人所得税改革、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方面的推进,都将是2017年积极财政政策框架下的“重头戏”。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 
  2016年,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年初降准1次,组织实施宏观审慎评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初见成效,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低位运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保持中性,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017年货币政策调控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将明显上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表示,从外部环境看,2017年全球经济与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进而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从内部环境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房地产调控、企业债务、民间投资不振等问题交织,要求货币政策审慎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一方面,要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短期过快下滑;另一方面,要避免过度宽松,推高债务水平和资本外流压力。总体来看,2017年货币政策将更趋稳健,重心放在汇率、资产价格等领域的风险管理上。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M1—M2 ”持续出现剪刀差。有专家分析指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效果还有待观察。此外,受房地产市场升温而实体经济持续去产能影响,贷款增长冷热不均。一方面住房贷款增长较快,2016年前10个月,新增居民部门贷款约5.1万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为48.6%,相比2015年增加15.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非金融企业信贷增长乏力。2016年前10个月,新增非金融企业部门贷款5.43万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为51.3%,相比上年末下降11.6个百分点,处于2006年以来的历史较低点。 
  以上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分析认为,究其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表示,要按照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对此,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质任务和需求,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要发挥强力支持作用。2017年,金融既要在经济平稳增长中发挥作用,支持基础设施、消费等需求的增长,又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当减少信贷向产能过剩、房地产等行业的流入,优化社会资金流向,支持实体经济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金融风险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从过去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升到更高水平。 
  2017年,防控金融风险的任务依旧突出——银行业不良资产升高、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跨境资本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推高、企业杠杆率高企、跨市场操作存有隐患、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新年致辞中提到,“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宗良表示,资金过度投向产能过剩、房地产等行业,不仅将对解决实体经济融资带来障碍,而且会造成金融系统风险的累积和金融市场的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监管存在的部分问题。在提升监管能力方面,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监管依据(法律、法规)、监管方法需要与时俱进。监管需要针对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以填补空白,监管方法则要更加强调统一协作监管,建立和完善监管共享信息数据库,加大日常监测和提前处置相关风险隐患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