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不变 流动性保持基本稳定

发布日期:2017-10-12 10:50:45 作者: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

央行4月6日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4月6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这已是央行连续9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此前几日,央行曾发布公告称,临近月末,财政持续支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后银行体系流动性继续处于较高水平。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4月6日,当天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资金100亿元,此前9天已累计净回笼资金420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其中,周一到期300亿元,周二到期300亿元,周三到期300亿元,周四到期100亿元。

以往季末关键时点,央行通常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今年季末央行却一反常态,暂停此前持续的资金投放。

专家认为,此举反映出由于财政支出释放流动性使得市场流动性基本充裕,更显示出央行对于目前资金面可控的信心。

“过去一段时间,市场流动性总体与央行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目标契合。”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3月中下旬,市场呈现出市场流动性紧张情绪,但客观情况并非市场传言的那样。3月末,尽管市场利率一度走高,央行始终坚持暂停逆回购操作。进入4月以来,银行间市场整体加权利率水平回到前两月中枢水平2.5%左右,这既印证了真实流动性情况并非传言所描述的那样紧张,也显示了监管部门的定力和信心。

国开证券分析师杜征征表示,近期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是出于防风险、控泡沫的考虑,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思路一直在延续。

今年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迎来一季度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对于MPA是否会对流动性产生影响,陈冀告诉本报记者,MPA服务于银行乃至非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的稳定,防范局部流动性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使监管规则更具扩展性和更能应对金融业态的日趋复杂多变。MPA考核机制长期运用之后,不仅不会增加季末流动性波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小季末流动性波动。

杜征征表示,MPA考核的确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经历了一年左右的适应期后,MPA对时点的影响趋于提前化以及分散化。以往季末流动性特别紧张的状况在今年一季度末有所缓和,而且在中下旬左右的时间提前反映。

数据显示,MPA考核实施后,市场流动性仍然较为充裕,近期货币市场相关利率均未出现连续的趋势性上行。4月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数下跌。隔夜Shibor跌1.02个基点报2.4868%;7天期Shibor跌3.8个基点报2.74%;1个月期Shibor跌6.45个基点报4.2525%;3个月期Shibor跌2.87个基点报4.3355%。4月6日,14天期Shibor跌2.99个基点报3.2754%,1个月期Shibor跌7.42个基点报4.1783%,3个月期Shibor跌1.72个基点报4.3183%。

“近期,利率的下行可能与资金面预期的边际改善以及负债端压力边际减轻有关。”兴业研究分析师何津津表示。

央行公开数据显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除公开市场操作外,3月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共4970亿元,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共1219.86亿元,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银行净增加抵押补充贷款共1089亿元。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央行已两次提高逆回购操作、MLF、SLF利率,其中MLF利率已累计提高20个基点。

多数专家认为,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明显变化,基础货币投放方式从依赖外汇占款进行被动性投放,转向依靠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主动性投放,货币政策调控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变。近期,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了流动性基本稳定。

“鉴于当前货币政策已转向稳健中性,今年控泡沫和防风险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金融业不断规范和去杠杆仍会逐渐推进,加之外部美国处于加息周期等因素,国内市场利率水平全年极可能运行在中枢水平小幅上移的轨道上,市场流动性水平始终不会过于宽裕。”陈冀认为,然而也不宜将未来市场流动性形势想象得过于严峻。短期来看,MLF今年以来保持余额增加,此外,财政存款的下放都会给短期的市场流动性带来补充。

陈冀表示,未来央行可能仍会配合使用逆回购操作、MLF等工具,以达到既探索利率走廊引导市场预期,又调节流动性规模的目标,并且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以尽量消除央行操作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分歧,减小市场情绪的波动。

何津津认为,在近期货币市场相关利率调整到位、海外制约因素减弱、季末效应与考核压力退去的环境下,预计4月份流动性较3月份会有一定改善,流动性紧平衡依旧是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