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动能带来金融新机遇
发布日期:2016-10-27 09:47:58
作者: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打印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6.8万台,在全世界机器人市场份额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每万人49个,虽然低于韩国,但增速却高达17%。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经济新动能在加快成长的真实写照,是新动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而在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顶住下行压力,稳中有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新动能的引领和推动。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为6.7%,与前两个季度持平,经济中的多项指标缓中趋稳,好于预期。尤其是就业方面,今年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9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这是自2013年6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 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离不开经济新动能的培育和引领,得益于新经济的快速成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日均新登记企业1.46万家,比去年同期每天增加2000家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新业态方面,网上零售额前三季度增长26.1%;新产品方面,新能源汽车产量前三季度增长83.7%。这说明以新产业、新技术、新商业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已成为经济平稳发展、结构调整的引领力量。 与此同时,新经济、新动能的快速增长,反过来又促进和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比如,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其本身的快速成长,代表着新动能的发展。同时,工业机器人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推动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6个和3.1个百分点,占比分别提高0.6个和1.2个百分点。 可以说,当前中国发展正处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的关键时期,新旧动能的衔接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商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表示,中国致力于发展经济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本身也是世界的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其实,新动能、新经济的巨大潜力,对于我国金融业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过程中,我国金融业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要积极拥抱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催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一方面,新经济、新动能的蓬勃发展,对直接融资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于以股票、债券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工具带来了重要机遇。这就要求除大力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创新债券品种外,还要稳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不良资产证券化,探索应收账款证券化等。此外,推动产融结合、投贷联动、保险资金投资支持等,也将成为未来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新经济、新动能的快速成长,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丰富相应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和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探索包括支持“双创”的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创新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同时,由于新经济领域包含众多中小微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加快民营银行、小微金融的发展,促进金融组织体系的健全。 毫无疑问,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时期的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倚重新经济、新动能的崛起,越来越需要进一步实施创新战略和落实“双创”。在此过程中,金融业既要加大对新动能的支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又要把握好经济新动能带来的巨大机遇,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